2012年6月24日 星期日

蚕豆症患者不应服用的中药

长久以来,经过多年的经验累积,中医对于蚕豆症患者不能服用的中药有所掌握,所以在让患有蚕豆症的小朋友服用中药以前,一定要请教中医师,切忌听信亲戚朋友之言而服用任何处方中医或中成药。



以下是一些患者不应服用的中药:

单味中药
常用名称 别名 拉丁名称
  • 珍珠末 ——— Margarita
  • 梔子 ——— Gardeniae Fructus
  • 黄连 川连、川黄连 ——— Rhizoma Coptidis
  • 蜡梅花 黄梅花 ——— Flos Chimonanthi Praecocis
  • 牛黄 ——— Calculus Bovis
  • 金银花 银花 ——— Flos Lonicerace
  • 丹皮 牡丹皮 ——— Cortex Moutan
  • 生地 生地黄 ——— Radix Rehmanniae
  • 柴胡 茨胡 ——— Radix Bupeuri
  • 虎杖 假川七、土川七、红三七 ——— Rhizoma Polygoni Cuspidati
包含以上中药的复方很多,未能尽录,以下数条中药复方只是一些例子。
复方名称 (成份)
  • 保婴丹 (珍珠、燕窝、黄莲、钩藤、苦杏仁、半夏、麦芽、茯苓、桔梗、陈皮、神曲、甘草、琥珀)
  • 五花茶 (金银花、菊花、木棉花、鸡蛋花、槐花)
  • 银翘散 (金银花、连翘、薄荷、荆芥、淡豆豉、竹叶、桔梗、牛蒡子、甘草)
  • 小柴胡汤 (柴胡、黄芩、半夏、生姜、人参、甘草、大枣)
  • 半夏泻心汤 (黄连、黄芩、半夏、干姜、人参、甘草、大枣)
  • 龙胆泻肝汤 (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车前子、木通、当归、生地、甘草、柴胡)
  • 六味地黄丸 (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
  • 安宫牛黄丸 (牛黄、麝香、犀牛角、黄连、黄芩、栀子、冰片、郁金、朱砂、珍珠、雄黄)
  • 导赤散 (生地黄、木通、甘草梢、淡竹叶)

2012年6月22日 星期五

貓山王 -- 榴槤

昨天看了兒時鄰家弟弟的朋友說貓山王最好吃,令我想起第一次我吃貓山王時的趣事。在哪之前我已多次在馬來西亞吃榴槤味道和我們常在台灣吃到的泰國榴槤沒太大差別。

某天,朋友特地帶我去吃名種的榴槤,那次的貓山王我沒吃很多,因為它的肉雖然很滑,但色澤有點偏暗(帶有橘色)口感不是很好,帶有苦味,心裡的OS是,這也太扯了,榴槤都壞了還說什麽名種。。不好吃。。。

結帳時,哇老天爺啊!!我一人吃(朋友不吃榴槤,只帶我去吃哦)的小榴槤要台幣800,不便宜喔!!!

但是吃過貓山王后,你會愛上的!!!

這才開口問...原來我吃的就是號稱東南亞里最出名的榴槤品系----貓山王。。

貓山王裡的“貓山”,指的是果子狸。

馬來文“musang(發音為‘幕桑’)是果子狸的意思,這種動物嗅覺靈敏,能輕易發現最好吃的榴槤,于是,華人把“musang”音譯為“貓山”,而最好的榴槤當然是榴槤之王,所以就叫做“貓山王”(Musang King)。

如此好吃的榴槤,爲什麽台灣都沒有?

原來馬來西亞出產的榴槤一向產量少,也甚少出口。商家也不太愛進口馬來西亞榴槤因為馬來西亞出產的榴槤全是樹上熟的,而摘下來之後,品嘗期最多只有一星期,也就是說,超市只有約兩至三天時間將榴槤空運到港後上架,否則榴槤就會變壞及出水,相比之下,泰國榴槤則可先摘下來待其慢慢焗熟(保鮮期限較長)。

所以各位鄉親,如果想嘗馬來西亞出名的榴槤品系:貓山王,金枕頭,金鳳和蘇丹王等品種就非到馬來西亞走一趟不可!!!

2012年6月12日 星期二

蚕豆症

 
六磷酸葡萄糖去氢酵素缺乏症,又名G6PD缺乏症(英文: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 deficiency),俗称蚕豆症,是一种常见的先天遗传性疾病。

何谓G6PD?它是一种在我们体内帮忙代谢葡萄糖的酵素。

蚕豆症患者由于遗传基因的先天缺陷,无法正常地分解葡萄糖,所以在踫到某些感染、某些药物和化学物如蚕豆、樟脑、臭丸、龙胆紫(紫药水)时可能引起溶血反应,这种溶血反应若未经治疗可能导致死亡。

蚕豆症患者之所以会容易发生溶血,和他们的红血球对抗氧自由基的能力降低有关。正常人的红血球内含有足量的G6PD这个酵素,G6PD在参与葡萄糖代谢的过程当中会产生一种重要物质---还原型的Glutathione,还原型的Glutathione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

当我们受到某些细菌或是病毒的感染、吃到某些药物或是蚕豆时,体内的氧自由基的产生会增加,而使氧化压力(oxidant stress)增强。在正常人身上,此时G6PD所参与的葡萄糖代谢反应会增强好几倍,从而产生大量的还原型的Glutathione,用来还原这些对身体有害的氧化压力。

蚕豆症的患者因为红血球内的G6PD不足,当体内的氧化压力增加时,无法产生足够的还原型Glutathione以清除过多的氧自由基,使得红血球内的血红素及红血球细胞膜受到破坏而发生溶血反应。

蚕豆症目前虽然没有治愈的方法,但只要熟知和避免蚕豆症禁忌的食物和药物,患上蚕豆症的小朋友同样能健康正常地成长。家长只要在日常生活上多加注意,并不会为患者带来多少困扰。

护理措施 :
  1. 看病用药时,需主动告知医师及药师自己有蚕豆症,以免用到不该用的药物。
  2. 不随意服药,所有药物均需要经由医师处方。
  3. 避免吃蚕豆或其制品(如蚕豆酥)
  4. 衣橱及厕所不可以放荼丸(臭丸)
  5. 不要使用龙胆紫(紫药水)
  6. 若发现有黄疸或贫血(脸色苍白)或尿液呈现暗红色或茶色现象,速带往医院诊治。
  7. 生病时应主动告诉医护人员小孩患有此症,并出示G-6-PD缺乏症备忘卡。
  8. 避免使用抗疟疾药、Aspirin

2012年6月6日 星期三

黄家中医用的中药粉。。。

黄家中医用的中药粉在中医界称之为科学中药。

科学中药为「中药浓缩制剂」的别名,更有人简化为科中。在香港则被称为浓缩免煎中药粉。

科学中药主要是利用现代制造方法,经水煎煮抽提、浓缩后再以一定比例的处方药材生药粉末及淀粉为赋形剂,生产出散、细粒、锭、片、胶囊等多种不同使用方式的中药产品,有别于中药传统煎剂或纯生药研粉制成之膏、丸、丹、散。

在台湾,粉剂科学中药是中医师常开处方的形式。

历史上,日本人首先发明科学中药制剂方式。在1950年代,当时任职于台湾省卫生试验所的许鸿源博士,在机缘下参观日本长仓药厂,亲眼见证了日本人如何用大锅煎煮药材再浓缩、混合药粉、包装出售。此种浓缩中药的流程技术别于传统中药,令许博士大开眼界,便把此观念带回台湾。



科学中药是经过高科技的浓缩制剂,所以理论上可以服用少量即达药效。其提炼过程全由药厂高温煎煮再予以赋型,经过确切的洗净、高温杀菌等程序可确保其药效和卫生。科学中药仅需开水冲服,使用方便;保存与携带方便,这免除现代人忙碌生活中煎煮药材较不方便的困扰。以上种种优点成了黄家中医诊所选择使用科学中药的主要原因。

2012年5月10日 星期四

基础体温(Basal Body Temperature, BBT)

BBT又称静息体温,是指妇女经过6-8小时睡眠以后,比如在早晨从熟睡中醒来,体温尚未受到运动、饮食或情绪影响时所测出的体温。

基础体温变化的机理:
体温调节中枢对孕酮(又称黄体酮)极为敏感,一定量的孕酮(12.8nmolL)即可引起体温升高。女性排卵后后因黄体分泌孕酮,会使体温上升摄氏0.5度左右,而使体温呈现高低双相变化。高温期约持续12-16(平均14)。若无怀孕,黄体萎缩停止分泌孕酮,体温下降,回到基本线,月经来潮。若怀孕,因黄体继续分泌孕酮,体温持续高温。若卵巢功能不良,没有排卵也没有黄体形成,所以体温将持续低温,或黄体分泌孕酮不佳,体温爬升或高温期缩短。

方法:
早晨醒来后不翻身、不说话(更不能下床、去洗手间!),口温表置于舌下5分钟,测量并记录BBT。可利用BBT表来记录。由生成的曲线更好来观察BBT的变化。



注意:
如遇有感冒、发热、腹泻、失眠、饮酒、使用电热毯等情况,往往容易影响BBT,在测量时要注意,同时应特别标记说明。

基础体温不好,中医可帮上忙
一般BBT常用来观察排卵、黄体内分泌的变化、辅助受孕及监测怀孕期内分泌的稳定性,对于改善月经失调、助孕、防孕、及提示流产先兆的提供简易监测的方法,中医可在望闻问切的基础上,结合BBT,在适当的时候帮助卵泡发育、提高卵子的质量、调经、促孕、安胎,效果已是临床所公认的。

2012年4月26日 星期四

扎針會上癮???

“醫師,我不要針灸,針灸會上癮,我吃藥就好了。’

每次聽到患者這麼跟我說時,我總覺得是患者不想治療而亂掰個藉口,但在馬來西亞2年里跟患者的互動發現,許多人是真的相信針灸會上癮的。

針灸會上癮嗎?真的有人會對治療上癮嗎?

其實會誤人針灸會上癮的原因是,接受了針灸治療,身體不舒服的狀況改善了,但讓身體不舒服的習慣沒有去除,疼痛會再出現,只好再尋求針灸治療,形成了有治療有改善,只好一直來治療了。

許多人以為一旦開始針灸治療就不能停,療程很長,費用太高。其實治本或許需要一定的療程,但減少了復發及長期反復服藥的成本,真正降低醫療的開支。

今天,你對針灸上癮了嗎?

請好好對待自己的身體,放棄那些讓你對治療上癮的壞習慣吧!

2012年4月14日 星期六

醫師爲什麽你不姓黃?

‘醫師為什你不姓黃?’每個患者對我問的第一道問題。

爲什麽黃家中醫的醫師不姓黃呢?說來話可長了。。。

先說,黃帝。。

黃帝,《史記》中的五帝之首,中國神話人物,中國歷代皇帝多為黃帝設廟祭陵等來取得象徵的統治正當性,是中國宗族文化的重要標誌性人物。被稱為中國人的祖先,有學者以文獻證據認爲是始於晚清知識分子的推動下,從中國遠古傳說的三皇與五帝中脫穎而出,成為漢民族乃至整個中華民族的祖先。

相傳黃帝姓公孫,出生於軒轅之丘,故名號軒轅(天黿)氏,在姬水生長成人,所以又以姬為姓,後來在有熊建立國家,故又稱有熊氏。他以土德為王,土是黃色,所以叫黃帝。
根據中國史書的記載,他在炎帝之後,統一了中國各部落。建都在曲阜、新鄭、涿鹿三種說法。他推算曆法;教導百姓播種五穀;興文字;作干支,製樂器,創醫學。
紀時︰帝使大撓作甲子,以十天干配合十二地支以紀時沿用至今農歷(甲子、乙丑以至癸亥,共十年為一週期),即道教之六十元辰。

黃帝被尊奉為「中華始祖」。柳翼謀評論黃帝時代是洪水以前最盛之時代:「自燧人以迄唐、虞洪水之時,其歷年雖無確數,以意度之,最少當亦不下數千年。故合而觀其製作,則驚古聖之多;分而按其時期,則見初民之陋。犧、農之時,雖有琴瑟、罔罟、耒耜、兵戈諸物,其生活之單簡可想。至黃帝時,諸聖勃興,而宮室、衣裳、舟車、弓矢、文書、圖畫、律曆、算數始並作焉。故洪水以前,實以黃帝時為最盛之時」。黃帝和炎帝時期逐漸形成華夏族,因而他們被視為華夏民族共同的祖先,故世界各地華人自稱「炎黃子孫」。

再說,黃帝內經。。

黃帝內經》是現存最早中醫理論著作,對後世中醫學理論的奠定有深遠的影響。相傳是黃帝與岐伯、雷公、伯高、俞跗、少師、鬼臾區、少俞等多位大臣討論醫學的記述,但傳統上多認為此書成書於戰國時期,但也有學者認為成書應在西漢中。

此書整理先人積累的豐富的醫療經驗,升華為理性認識,形成系統的醫學理論,並且進一步駕御醫療實踐,建立了中醫學臨床規範,成為中國傳統科學中探討生命規律及其醫學應用的系統學問。

2010年中國向「世界記憶亞太地區名錄評審委員會」提案據認公元1339年木板印刷,由胡氏古林書堂印刷出版,為當今世界上保存最早、最完好的版本。出於戰國時代的《黃帝內經》。「世界記憶亞太地區名錄評審委員會」通過將這部文獻列入《世界記憶亞太地區名錄》。

它為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建立打好了結構框架,奠定了中醫學發展的基礎,所以中醫亦稱為「岐黃之術」。《黃帝內經》提到:「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這已經是預防醫學的理想。

黃帝內經影響了其後的中醫經典。如,東漢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唐朝孫思邈的《千金要方》等。

所以,黃家中醫 - 黃帝家平衡醫學,全華人傳統醫療中心。